签到天数: 4060 天 连续签到: 255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5-10-11 08:57 编辑
% q: O2 Z& @7 j& a6 d6 s
% a: x7 P) d: E7 c9 W- e& S
- o* P- N( B- O/ J& X1 h. i菊花
7 @. V8 [: e- s3 x8 D" W$ d0 A 年代:【唐】 作者:【黄巢】 体裁:【七绝】
7 e% @ x" S( `& b% D
4 i. U) s6 X% m) b* ^6 w4 J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2 M7 f- J7 \& f
' e- W: o# i4 F) N' A2 E4 l" d- _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7 ]1 {8 U* i) v; n. z
6 ]0 a. e' M3 F# y% y% f" P a8 Q! w; r r. d7 x
4 F J& F+ W- E4 B t【注释】
; Y- u; `5 J% p+ l! c
8 Y% I) l, z' X3 P又题作:不第后赋菊。
5 L! N) {! j- D& C/ R* {; X, | 4 D, v7 ]5 ?- ]/ d2 o+ E
这首诗的题目,《全唐诗》作“不第后赋菊”,大概是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但《清暇录》只说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题为“菊花”。
7 ~) H' p" E9 j
- U$ E! G/ v. B5 z$ S4 w+ d" n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相沿既久,这一天也无形中成了菊花节.这首菊花诗,其实并非泛咏菊花,而是遥庆菊花节.因此一开头就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节那一天.不说“九月九”而说“九月八”,是为了与“杀”、“甲”叶韵.这首诗押入声韵,作者要借此造成一种斩截、激越、凌厉的声情气势.“待到”二字,似脱口而出,其实分量很重.因为作者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转乾坤之日,因而这“待”是充满热情的期待,是热烈的向往.而这一天,又绝非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如同春去秋来,时序更迁那样,一定会到来的,因此,语调轻松,跳脱,充满信心。
, m9 Z: H9 a: e, {" v1 y& B
# v( i+ a- y+ C( L8 | B( N“待到”那一天又怎样呢?照一般人的想象,无非是菊花盛开,清香袭人.作者却接以石破天惊的奇句——“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开时,百花都已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这一句斩钉截铁,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 v8 D' D( }; Y* k$ s3 |' o8 c
& ~/ a8 N: N! }, C3 w
三、四句承“我花开”,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冲天香阵(也作香气)透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7 q3 X7 v% s0 G* i4 k
! V+ k! g6 z( w; h: i2 I
黄巢的两首菊花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艺术想象和联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的制约的.没有黄巢那样的革命抱负、战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结在一起,赋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只能来自战斗的生活实践.“自古英雄尽解诗”,也许正应从这个根本点上去理解吧。$ i1 K6 W. O, S7 D7 I6 Q
. U& |; l/ G, T' h(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