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8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虞舜故里在余姚(节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24 09:3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虞舜故里在余姚(节选)
诸焕灿
按文献所载和学界研讨,虞舜的出生地有三:冀州蒲坂、濮州雷泽、越州余姚。
% r1 d" u4 a1 D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舜,冀洲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材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冀州,即今山西省及河南的北部和河北的西北部,是当时的天下九州之中心,《史记正义》“冀州”之下注中,更具体地说成是本属冀州的蒲州河东县,即蒲坂(现山西永济县东南),又说蒲坂的“舜厘降二女于妫汭”的妫水。从地图可以看到,蒲坂(永济县)地处山西省的最西南角,隔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相望,应该属当时的王畿区域,与东夷荒服之区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看来,司马迁与写《史记正义》的张守节,混淆了故里和建都的区别。据《尚书·尧典·舜典》及其他古文献载,“虞舜都于蒲坂,娶于妫汭”,崩于苍梧,葬于九嶷,都是极为清楚的,仅缺出生之处的明确地名。《史记集解》引皇甫谧的话说:“舜所都,或言蒲坂,或言平阳。”《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平阳,今晋州城是也;蒲坂,今蒲州南二里河东县界蒲故城是也。”《水经注》说:“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这里说得很明白,蒲坂是舜所都之地,并非出生之处。蒲州所有之舜的遗迹,只有舜继尧位之后所遗存的。司马迁却把虞舜建都的蒲坂(冀州)当做虞舜故里,《史记》本是史书典范,但也有不少学者指出,《史记》往往喜以传说入史,有自相矛盾的或不实之笔,如清代著名考证训诂学家王鸣盛就曾引《史通》作者刘知几的话说:“子长(司马迁)与经传牴牾处诚多。”《史记》说“舜,冀州之人也。”实是司马迁的误笔,不可为据。

) K$ c& s6 b1 d& b4 b
濮州,今为山东鄄城县,雷泽县在鄄城之南,与菏泽县交界处,汉代于此置成阳县,至隋开皇十六年又改置雷泽县,因境内有雷泽而名,属濮州。雷夏泽今已淤。濮州(鄄城县)在山东省的最西境,紧邻黄河,同河南濮阳县隔岸相对。按直线距离测量,濮州距最近的海边黄海西边的海州湾有近800里之遥。与《孟子》所载负海的东夷明显不合。

7 z: Y0 E# _8 z, k
按虞舜与雷泽之关系,亦源于《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之句。依照司马迁的行文笔意,句中的历山、雷泽、河滨、寿丘、负夏几地仅仅是虞舜成年之后躬耕、渔鱼、制陶、迁居之所而已。司马迁是把虞舜当做冀州之人的,不会在前后紧接的文句中又会点出一连串地名作为出生地,后世之好事者,又仅依据“雷泽”两字,不对“渔”字作细考,随意强为牵合,同现属山东西境的濮州雷夏泽误作虞舜的出生地,司马迁所说的历山、雷泽,可能是冀州境内的两处地名,而非濮州的雷夏泽。

) d1 p3 `1 |6 z8 c0 F4 A
另外,濮州本属兖州,最靠近冀州,距尧舜时代的王畿中心亦仅900里之远,应属第二等的甸服之地,不属于东夷。在黄河改道前,可能还应归属于河南的杞族。而且,大家都知道东岳泰山,是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的礼仪名山,曾作为华夏的象征,但泰山尚在濮州之东300里,濮州比泰山更接近王畿。于此,我们可以明确的是:濮州应属最接近中原的礼仪之邦,并非披发文身的荒蛮夷服地区,况且离海边太遥远,与《孟子》所说的“东夷之人”明显不符。不可能属于“披发文身”的夷服之地。“披发文身”之地只能是远处夷服的吴越。《史记·吴太伯世家》载:“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自号句吴。”《史记索引》说:“荆者,楚之旧号;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地在楚越之界,故称荆蛮。”以此推断,《孟子》所说“东夷”之“诸冯”,只能在吴越之境内。濮州雷泽县同冀州蒲坂均非靠近海边的东夷之地,均非虞舜出生之地。
, q! P: z4 N' g5 T6 _
上述引文证明,余姚有姚墟,有姚丘山,同虞舜的出生极有关系。另外,余姚还有一条流经东西的大江——姚江。姚江同姚丘山二者均为冀州和濮州两处所无。
( r1 C" \. |  m- M( x
姚江又称姚水,发源于太平山,流经上虞县至余姚城,往东直泻甬江,因流域内之姚墟而得名。《雍正浙江通志·山川·余姚县》转引《名胜志》载:“姚江在县南十步许,又名舜江”,余姚在上古时亦单称为“姚”,舜因生于姚墟而姓姚,正是上古之人取姓之通例。姚江流入余姚南一段江面又称舜江,即因虞舜得名。
* q5 {- c6 J1 g1 t% u
对于余姚与虞舜的关系问题,著名学者、史学家黄宗羲在《孟子师说》中也有一段话:“今余姚、上虞两县,皆以舜得名。其水之经余姚者曰姚江,亦曰舜江。其水之经上虞者曰百官江。余姚有历山。上虞有握登山,舜母之名也。有虹漾,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有象田,其土中耕者往往得古陶器。舜之古迹在此两县为最多。故《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去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地。’周处《风土记》云:‘舜,东夷之人,生姚丘。’此皆与孟子之言相合。顾野王云‘余姚,舜后支所封之地’,是乃附会《史记》,而后人反信以为实。然大概舜之生在余姚、上虞,故曰‘东夷之人’。”看来,梨州先生也是确认舜出生在余姚上虞之间的。
5 _/ w2 W- r$ u7 t
综上所述,余姚上虞两地与舜相关之地名遗迹可谓多矣,又有别处所无的姚丘山,北临苍海,又属东方夷服之地,无怪乎历代不少著名学者等均确认“舜之生在余姚,故曰‘东夷之人’”。
2 }8 Q. J$ Y9 Y* g$ v
1978年,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在公元前五千年左右即有河姆渡人生活在余姚境内,并创造了古代文明文化。河姆渡文化遗址位处姚江岸边,这可说明姚江流域为东夷人发源地之一。虞舜,作为东夷之人,说他出生姚江流域的余姚姚墟诸冯,并非臆测。根据上文所引文献,大致可见端倪,即舜生于东夷诸冯(姚墟),耕于历山,后迁居到负夏(卫地),继尧之位后都于蒲坂,最后卒于鸣条,葬于九嶷。

& r% F( W; z1 B$ M+ J, f0 G7 _
对于虞舜究竟是什么地方人,由于上古文献资料的缺乏,要想得出一个公认的结论,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仅以所见文献资料,参核余姚当地山川遗迹,初步认为,舜出生在余姚的姚墟,余姚是虞舜的故里。
(《宁波师院学报》1996年第2期)

; i3 s3 e! r5 x4 H1 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1-9-20 11:20:29 | 只看该作者
       1978年,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在公元前五千年左右即有河姆渡人生活在余姚境内,并创造了古代文明文化。河姆渡文化遗址位处姚江岸边,这可说明姚江流域为东夷人发源地之一。
      现在有人将这一遗址看成虞舜之地。
) u% C  P4 r: J) q
虞舜作为东夷之人,说他出生姚江流域的余姚姚墟诸冯,并非臆测。根据上文所引文献,大致可见端倪,即舜生于东夷诸冯(姚墟),耕于历山,后迁居到负夏(卫地),继尧之位后都于蒲坂,最后卒于鸣条,葬于九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7 11: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