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楼主 |
发表于 2012-9-10 15:45:33
|
只看该作者
安徽
7 E6 p1 Q6 n, M$ U% V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有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 [& X. O9 Q/ ?% G3 c) r/ E合肥——《史记》记载,“合肥”来源于淝水,淝水古名叫施水,在合肥附近有支径汇聚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施合于肥”之说,故名叫“合肥”。 ~' K0 g; n3 G* }% f$ `& {
安庆——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含“平安吉庆”之意)。: V! e0 Q6 J: ]& w0 n
芜湖——芜湖故址名鸠兹,鸠兹城址则位于水阳江南岸一带侵蚀残丘向北延伸的尽头。由此往西地势低平,多为湖塘沼泽地区,因湖沼草丛,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得名芜湖。此段水阳江当时称为中江,西连长江,东通太湖,为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水道。" f1 f5 @+ l: D4 d9 }
蚌埠——蚌埠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誉。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脱离凤阳县,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z4 {( S% `" Z4 r( X
淮南——“淮南”之名最早出现在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都六(今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4郡,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淮南”这个地名。大概夏商时期,淮南现在的市境属“淮夷”之地,又在淮水(也就是淮河)上游之南,故高祖大封群臣时得名“淮南”。
2 `# _. k. P3 Z! Y马鞍山——市郊有山形似马鞍故名。2 C8 a- h$ u( |( y1 y6 e
淮北——因位于淮水之北故名,旧称濉溪市。1971年4月,更为淮北市。+ L* U, E" e l2 h9 e
铜陵——铜陵市以县为名,缘于铜官山产铜。《读史方舆纪要》说铜陵县有“铜官镇,南唐因以名县。”《明一统志》说铜官山,“又名利国山,有泉源冬夏不竭,可以浸铁烹铜,旧尝于此置铜官场。”《新唐书•地理志》也说:“利国山,有铜,有铁”,于此置“铜官冶”。因此,铜陵设市,初名铜官山市,直接延用铜官山矿务局名。铜官山矿务局名源于境内主山,位于市中心区东南的铜官山。由铜官山市先后易名铜陵特区、铜陵市则又以县为名。铜陵县则由铜官转义而来。“陵”,指山岗,是综合了本地区丰富的物产和地形的特征而命名的。1956年依矿建市。6 E% G3 j0 F( S9 Q
黄山——黄山市原名徽州地区, 1949年设徽州专区,属皖南行署区,1987年11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屯溪市、黄山市,设立黄山市 。+ Z7 c- q. a* W, I) {" _
阜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安徽巡抚王纮认为颍州地域过大,应升为府,于是上奏朝廷:“上江之直隶颍州,界连豫省,地方辽阔,钱谷而外,刑名时间数倍他属,即本州地方之事,忧虞竭蹶不遑,何能再顾属邑。似应将颍州升为府台,设立知府一员。附廓添设知县一员,即以颍州原治地方为新县管辖……恭候钦定佳名。”雍正准奏,升颍州为颍州府,附廓(同城)所设新县赐名“阜阳县”。
" E) g- \7 ~! e& ^6 v7 N# z宿州——宿州市、宿城市均源于唐宿州,民国以后的宿县。宿名缘于古宿国,1992年11月20日,撤销宿州市、宿县,组建宿州市,为现在的宿州市。
9 I: n+ y, h" L六安市——公元前 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 Y6 E! q6 L; H' p" U
亳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因南兖州地处古“南亳”近畿,故“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改称兖州为亳州,州治所仍设于小黄,“亳州”之名,始见于此。亳州从此成了南亳的后身。, ~* Y, F7 ^7 t7 v! W1 |7 v
巢湖——因巢湖本名漅湖,巢音读如漅。唐代建巢州、置巢县,人们弃繁从简,湖名漅、政名巢、邑名漅,三者合一,以巢通用,遂以政名“巢”音而读为cháo(潮),并以“巢湖”取代“漅湖”而通用于世。“巢湖”作为巢湖的正名始用自三国时期。古今学者向以诸葛亮《后出师表》“四越巢湖不成”为首见,时为蜀建兴六年(228年)。汉末名士刘晔《致鲁肃书》,说庐江人郑宝“巢湖拥众万余”而成一方豪杰。此信写于建安四年(199年)冬之前,早出19年来,还是应当计较的。到了晋代,“巢湖”就开始广泛应用于时文、牍籍,南北朝之后正式进入史书。: Y9 U# W# N' V& |/ D; F
池州——指池口河,其源有五,汇于秋浦河,绕城西过镇山,入池口河,注入大江。入江处为鱼贵口,今称池口。丁绍轼《荒政碑记》云:郡以池名,盖郭外即湖,湖外为江,郡治襟江带湖,城阙宫室,宛在池上。“州城宛如水中洲”,唐置池州,由来于此。* w: K. d) z3 J( l7 V1 L" Y% j
滁州——隋开皇年(583年)南谯州更名滁州。州名缘于涂水(滁河)。% p- a9 h: v" `, y( X
宣城:宣城最早的地名,据史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叫“爰陵”(名由失考)。秦统一后,置郡、县制,定名“爰陵县”。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爰陵名“宛陵”。以县治位于宛溪河滨,陵阳山麓,取山水首字命名。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宛陵名“宣城”。宣城原是西汉初期的一个县名,治于当时的宛陵西60华里(即今南陵县青弋江镇),古名“宣邑”。《韩诗传》:“宣者,显也。”“邑”为县城的通称。古代的江南地区开发较晚,春秋战国时期的弋江镇,由于交通之利,先后成为吴、越、楚诸侯国的名邑而显扬于江南,故名“宣邑”。西汉初设县于此,定名“宣城”,属丹阳郡领辖。当时的丹阳郡治设在宛陵。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随着历史的发展,宛陵逐渐成为显扬于江南的名邑,而弋江镇的“宣邑”之称已名不符实。因此,隋开皇九年改南豫州为宣州(州治设在宛陵),同时将治于弋江镇的宣城县撤销,并于宛陵县境,将宛陵正式改名为宣城。从此,宣城县的建置和名称,历经1400余年未作变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