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代三级科举考试及其考中者的称呼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1 22:5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清代三级科举考试及其考中者的称呼

清代科举考试
     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登上仕途。

     蒙童进入学堂读书,取得生员资格入学考试者称“童生“ 。
     童生参加县学或府学考试, 合格者是庠生”(“诸生” 或“秀才” :廪生、附生等)。其中,廪生能得到政府提供的生活补贴。
    秀才还没有做官的资格,但可到各级学堂任教书先生。

     秀才可参加乡试, 考中者称“举人”。 乡试第一名举称“解元”。
     乡试考场设在省城的贡院,北京也有贡院。明代北京(顺天府)和南京(应天府)都有贡院。

     举人可上京考试,叫会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贡士称“会元”。
     贡士可参加殿试,考中者登“进士”,分3等:一甲进士3名;二甲进士几十或百多名;三甲进士,几十或百多名。
     一甲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考中进士,能受得官职或进入翰林院任职。

     以上是清代三级科举考试。此外,庠生如能进入国子监读书称“监生“,经礼部考试合格者为“贡生”(五贡:岁贡,恩贡,优贡,拔贡,副贡。)享受免徭役和免税等权利,往往可任吏(做官的比较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23:01:38 | 只看该作者





   学校有两种:国学和府,州,县学。国学是中央一级的学校,府州县学是地方学校。国学初名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
   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有四类:贡监,萌监,举监,例监。
   府、县或卫设立的学校,一般称为郡县学,也称儒学。
   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得入府、县学的,通称生员,别称庠生、秀才、博士弟子员,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取得生员入学考试资格的称童生试或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应试者称童生。


    科举生员,指的是在科举制度下,通过一定级别的考试后,被录取进入府、州、县学学习的人,俗称秀才。这一称呼体现了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教育体系和社会地位的划分。在明清时期,生员(秀才)是科举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标志着考生正式进入官学系统学习,并有机会继续升迁至更高的科举级别。
    生员的定义:生员(秀才)是封建科举制时代,在太学等处学习的人的统称。在唐代,指在太学学习的监生;而在明清时代,则指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取入府、县学的人。
   生员与秀才的关系:生员和秀才在明清时期被视为同义词,通过院试的童生被称为生员,简称秀才。
   科举制度中的生员:在科举制度中,生员(秀才)是取得正式考试资格的起点。考生首先需要参加童试,通过后成为儒生或童生,然后被录取入学的童生被称为生员(秀才)。之后,生员肄业后称为秀才,继续参加更高层次的科举考试。
    廪生和贡生:在科举制度中,还有廪生和贡生的概念。廪生是指明、清两代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秀才),而贡生则是从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的。
    综上所述,科举生员(秀才)是科举制度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和身份标识,标志着考生正式进入官学系统学习,并有机会继续升迁至更高的科举级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4-2 09: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