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帖。% O( ]1 @- w( W* b8 A2 u2 H. w0 h) D
8 S& d4 B2 ^. _! y7 B
1969年底国务院决定: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天安门城楼。
9 I, b( n# P5 \7 g: C# s/ q 被指定承担这项任务的是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现北京建工集团五建公司)。+ O1 I, l3 u( k$ V4 H
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选派了一批根正苗红、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精兵强将,其中大部分为党、团员。他们按部队编制,组成了木工连、瓦工连、彩油连、架子工连和混合连5个施工队,当时的八级木工姚来泉就是木工连的组长。% s4 i' V6 Z- q8 B& T
) ^% M9 l9 k4 h' R2 v( D" y* S7 \. ^
天安门城楼除底座是砖混结构外,整个城楼为木结构。城楼上没有一根钉子
$ }* c, H$ b- P/ U 拆城楼前首先要进行测量,公司指派懂得经纬仪的姚来泉配合测量局的同志工作。当时他还是不到40岁的精壮汉子,十几岁学徒,很快晋升为8级木工,并连续获北京市劳模称号,曾与李瑞环一起参加过市群英会。姚来泉和测量局同志将城楼所有的斗、拱、声、柱及端门等一一测量。测量后的数据直接报告给毛主席,毛主席批示:原样不动,尺寸不变。
) Z# w' _' O' }) p) N" g8 k1 L
" `$ T! [2 [2 _' c7 v+ m% n 姚师傅带着两个人登着杉篙绑起的梯子,爬到天安门最高的脊瓦处。按指挥部命令,他要找出正中的脊瓦。于是他在中央脊瓦作了记号,便赶紧向指挥部汇报。
' ?" F" U$ ?2 v1 b 领导指着中间黄色的琉璃瓦对姚师傅说,把它砸开。姚师傅用撬棍连撬带砸,瓦碎后露出一30厘米见方的木盒,尽管很旧,但上面仍清晰地显露出一对精美的二龙戏珠雕刻图案。领导示意打开。姚师傅用手叩叩木盒的面说,这是金丝楠木的。
2 D" P# U8 Y- Z: p1 F3 ~8 x) i 领导又示意取出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了!姚师傅说,看,一块“铜疙瘩”。专家拿过来,尽管光泽不那么亮了,但却实实在在是个金元宝。
* Q+ v) |: j& a$ l0 e# | 再摸摸!姚师傅又伸手摸,凉凉的,好像是块石头。那是块拇指大的红宝石。再摸出来的是一粒粒像红铅笔头似的东西,手指一捻,变成朱红色粉状物,若离若聚。专家们闻闻说,是朱砂。此外还有五彩粮:黄豆、高粱、黑豆、谷子和玉米,当然有的已分辨不清了。
) E2 c# q9 s, X6 k, c3 p& I0 \! r7 v 据说金丝楠木盒里的所有东西都是避邪物或吉祥物,后来全部上交国库。
: d* c3 E& M) S/ R+ t% ^ 新盖的天安门城楼在原放“宝盒”的地方放了一块汉白玉石。这块汉白玉石高17厘米、宽12厘米、厚3厘米,上面竖着刻有:1970年1月-3月重建,金箔贴字,明亮耀眼。姚师傅事先招呼瓦工别打满洋灰,预留20厘米。他用水泥袋纸将汉白玉石下半部包裹了十来层,再将字体朝南、小心翼翼地插进混凝土里三分之一,然后将脊瓦盖好。这块汉白玉石将成为新中国重建天安门城楼的历史见证。6 C, t0 Z% P+ o* `/ Y; k7 g
! X$ ]+ B! \, e; T1 x
天安门城楼究竟由多少块木料组成?谁也说不清。被拆的斗、拱相互咬合,上下垒叠,环环紧扣,严丝合缝,不管多大的木结构体却找不出一根钉子。这么复杂的工艺是怎么做的呢?连8级木工姚来泉都有点挠头。
6 c3 I7 O# O" ?) u# j 姚来泉接受了安放国徽的任务。整整3个多小时,才把国徽准确无误地挂在了北京中轴线的位置上。
# a9 ?! R/ A/ R! B4 |" f8 Z5 x6 `, C 重建天安门城楼工程,自196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到1970年3月7日竣工,整个工期112天。
* [1 H1 Q+ X) I! n0 a- \ 重建的天安门城楼,经国家验收全部合格。1970年3月11日下午3时许,周恩来总理第一个登上天安门城楼视察。
( ?% b7 G/ h# Q c 1970年3月7日晚9点多,城楼上的避雷网和节日彩灯全部装完,所有彩灯都发出耀眼的光芒,普照四方,我们提前两天完成了任务。8 F7 [8 m3 B, ^. |: v6 s$ ?4 s
姚来泉家现在还保存着当年赠送的“重建纪念”的一个8开大的镜框,里面装着一幅重建天安门时的彩色照片,下面是:# l; v& }$ [+ s ]# D7 l" f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注意改正。
6 Q& f( h- D3 X- J9 w2 c8 y( |* R 毛泽东
6 D$ }. w% n+ H) o$ X1 h# M1 M 二月四日(烫金手书)/ B9 X' U7 e- X! ^6 t
+ B( E' o) _: T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