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六安姚远铸 于 2013-10-4 21:51 编辑
" G7 X5 p1 V ]- [3 y$ L# i, P, ?" T+ J
& |7 z. w; o8 q# R3 V3 [ 腾飞——皖西地形之联想+ G6 {& N2 n6 o
& S7 _ E, w/ C& R- G- s4 y3 g
& {2 B) a l2 I3 c# W$ N5 D舜封陶(yáo)于皋,称皋陶;“皋陶卒,葬之于六(音Lu)。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六,即今六安,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至西周,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九江郡。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 中华民国初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淮泗道,其余县区属安徽省安庆道。1931年,六安、霍山(含今金寨县一部分)和英山、罗田、商城五县成立工农民主政权,曾称“五星县”。1940年,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区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署 。1952年,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1978年,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三国时由魏控制。两晋时,分属豫周的安丰郡,扬州的淮南郡、庐江郡。隋时,分属淮南郡和庐江郡。唐时,分属寿州和庐州,其间置舒城县和盛唐县。两宋时,大致与唐相当。元末,始设六安州。明时,北属寿州、南属六安州。清初,属江南行省右布政使司所辖的寿州和六安州。江南行省改为江苏、安徽两省后,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的六安州。中华民国初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淮泗道,其余县区属安徽省安庆道。1931年,六安、霍山(含今金寨县一部分)和英山、罗田、商城五县成立工农民主政权,曾称“五星县”。1940年,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 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区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署。1952年,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此后,庐江县一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巢湖专区;肥西县曾两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合肥市。1978年,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现辖金安、裕安两区和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以及省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全市188个乡镇、8个街道。 B( k+ v, q1 q% ]& w
六安地区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东与省会合肥市和巢湖地区相连,南与安庆市和湖北黄岗地区接壤,西与河南信阳地区毗邻,北接淮南市与阜阳地区隔淮河相望。是进出大别山的门户,也是东南沿海与中原腹地过渡带的咽喉。全区界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04′,面积17976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2.9%。总人口600多万,有29个民族,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占0.7%,以回族居多。 六安历史上是战略要地。古诗赞曰:“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发生在这里的不少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战国后期,楚考烈王迁都寿春,使寿春成为楚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公元383年10月,东晋迎战前秦,在寿阳(今寿县)淝水取得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的胜利,改变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开始了南北朝对峙。辛亥革命时期,寿州崛起的淮上军,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支劲旅,先后光复了六安、霍邱、颍上、阜阳等23个州县,推动了江淮地区的革命发展,在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六安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0年,以辛亥革命老战士朱蕴山为代表的六安进步知识分子,就组织了“中国革命小组”,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反帝反封建活动。1923年,寿县小甸集成立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是安徽建立最早的党组织。1929年,相继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诞生了红十一军三十二、三十三师,创建了皖西革命根据地。皖西成为红军的摇篮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3月,徐向前在这里指挥了历时48个日日夜夜的苏家埠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取得了鄂豫皖苏区空前的大胜利。抗战初期,六安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安徽省首府,国共两党的重要机构设驻于此。1938年2月,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在六安成立,董必武曾在这里指导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战争中的重大转折。 古往今来,这块土地英才辈出。上古有辅佐舜禹而劳卒的皋陶,汉有“开巴蜀教化之风”的文翁,三国有“雄姿英发”的名将周瑜,宋有名冠“宋画第一”的国画巨擘李公麟,明有我国兽医学鼻祖喻本元、喻本亨,清有一代帝师孙家鼐。近代有辛亥名杰柏文蔚、张汇滔,抗日名将方振武、孙立人,著名左翼作家蒋光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涌现了以许继慎为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在五六十年代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中,皖西籍就有108名,占全省130位的85%。全国9个将军县,六安就占2个(金寨县、原六安县),被誉为“将军之乡”。 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省会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312、206、105国道、合九铁路、宁西铁路、淠淮航道纵横全境,六安至合肥骆岗机场仅需1小时,交通十分便捷。 六安资源丰富而独特。这里水源充沛,水质优良。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磨子潭五大水库总蓄水量为67.3亿立方米。境内有木本、草本植物3800多种,各类水陆栖生脊椎动物500多种。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和1400余种中药材,粮、油、棉、麻、茶、茧、板栗、肉禽、羽绒、水产等产量多数居全省第一,六安瓜片、皖西白鹅及其羽绒、霍山石斛等称甲全国。境内已探明矿藏30多种,铁、金、铅、锌、石英石、花岗石、水泥灰岩等储量甚丰。 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有南岳山、铜锣寨、万佛山、八公山等风景名胜区,奇松怪石,珍禽异兽,尽显造化之神韵。有万佛湖、安丰塘、水门塘等休闲度假区,水天一色,碧波万顷,尽享自然之美妙。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保存着全国唯一完整、宏伟壮观的宋代古城墙,以及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古墓群、古战场,文化积淀深厚,给人以智慧,催人以遐想。还有多处省级以上重点保护的革命纪念地,真实地记载着革命战争以来,皖西地区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先后视察六安。1991年,六安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江泽民、李鹏等亲临灾区,慰问灾民。六安还是全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978年,为鼓励抗旱秋种,肥西县山南、官亭(时属六安地区)和六安县三十铺等地,群众自发搞起了包产到户,并由点到面在全地区推开。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2001年,农业总产值71.8亿元(90年不变价),规模工业总产值195.7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1.56倍和39.7倍;三产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8.4%提升到32.4%;旅游经济、个私经济、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正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8.2%提升到19.8%。农村面貌大为改观。村村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85%的农户住上了新瓦房,95%的村通了公路。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多年来,全市认真落实和完善扶贫优惠政策,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实施科教扶贫、开发式扶贫、劳务输出扶贫,271万人口摆脱了贫困。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36元,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8312元。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教育“两基”目标,创办了皖西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了广播电视,繁荣了地方文化,改善了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全市进入了总体脱贫致富、迈向小康的历史新阶段。 六安市是革命老区,是资源富市、农业大市、旅游新市,是一方后发优势很大的希望之地。进入21世纪,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忠诚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务实创新,敢于争先”的六安精神,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科教兴市、大开放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建设新六安,再创新辉煌。“十五”期末,基本形成建成区4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0万人、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备的中等城市,全市实现小康目标。 6 c* M4 A0 k0 P; |$ a8 A*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