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4-1-31 08:4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1-31 08:46 编辑
仗义埕翁公传
公(1374~1408)朵耳秀骨,富须髯多。大节有不平,辄义助不顾时。有同堂长于公者某,豺狼无亲,见从侄某少失怙,垂涎产业,辄造事迫逼勒写其租之半。公闻忿愤,姑少俟,独步至家,绍之曰“闻创置有诸”,某唯唯。公曰:“我与汝,视彼均同堂叔侄也,你创而我不佥,可乎?我无所需,惟大设筵宴,叫执笔不靳。”某信然,取原券示公。公读之勃勃,四顾无人,抓碎其契,大闹而出。讦告不休,中彼排挤,至具奏,卒于京。时幼子二赠君俱幼中,惟長子栢岗公扶柩而归。及孙享雅(纯雅)公,世为之仇。夫公之卒于京也,为义;而栢岗父子之复仇也,亦为义,一享雅门尽为义重。公之死犹生也。
(潮阳族谱卷4-P98)
姚钟尧曰:
《仗义埕翁公传》和《贤母温惠林氏传》,两传主是夫妇,应当将二传和埕翁公行实连起来读。“二赠君”指从华(姚琛之父)和从茂公(姚瑷之父);埕翁公死时,从茂公方3岁,从华公7岁。二公都因子贵而得到皇明诰赠。
有族人津津乐道的是埕翁公的墓地是“狮山”风水如何如何,却未有人提及公此义举、由此死于京城以及栢岗公几千里扶柩而归的事。查了公所有的孙(九世)和曾孙世系,未有“享雅公”,应是“纯雅公”。族谱卷2-P57载:“(九世)天命 字弘赋,号纯雅。系从善公之子。为人果敢,勇于行义。痛祖为讐(仇)构陷,誓报之终身。生正统乙丑(公元1445)正月初八日,卒成化甲辰(公元1484)十二月初八日。”
在族谱中有七世祖埕翁公夫妇行实、传,还有埕翁公墓地图、埕翁公祠堂图和堂记,足显埕翁公在族中的重要地位。埕翁公是浦东姚村(今井都镇和丰村)开创者。据古埕族老姚良介绍,元潮州路总管吴士彦任满已先落籍丰欢乡发展浦东吴村,埕翁公为了古埕姚氏有更多更大的生存空间,不失时机地开拓浦东,终于发展成一个姚姓村(今和丰村)。昔日(明万历十六年,即公元1588),县城塔下之西原是埕翁公祠地(今镇六小学),因其时未复建始祖祠,故埕翁公派下诸长老决议:“先埕翁而后始祖非义也,让出此地 “且减原值百金”建始祖祠。数年后始买祠之东长史萧先生故宅地,复建埕翁公祠堂(今塔脚姚宗侠公园),我祖屋先辈称之“我们的七世祖祠”。已知今日浦东姚氏绵德堂,奉祀的正是埕翁公等先祖。埕翁公的裔孙(古埕族人称为大山派),藩衍兴旺,代有人才。例如,族谱有传或县志有记载的从华-姚琛-介庵-古涯-(际春/喜时)/时益等,从茂-姚瑷-明理-继睦/继选(又名继斌)/世郁(名继周)-一兊/守贞(名迪康)-孙焜/孙炳-喜臣/赓臣/夺标-振球-应梦等诸公,都是埕翁公的子孙。光绪志载“姚琛公世孙际春、喜时、时益俱岁荐”,查族谱,十三世时益是一通公次子,却未能查到际春和喜时。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