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姚氏族谱序
3 F& R& S% I7 u8 E7 j. z( F( m序 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分万脉总是同源。族之有谱犹如国之有史。国史记载各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历史,族谱即为族人历代世系、个人简况、祖德宗功的记载,使之源远流长,其子孙支脉不紊,知其身之所来。威远姚氏两大支系,均岀自黄帝的九世孙舜(姚重华)。一、广东平远景清公后裔(以下简称“景清公裔”)。景清公第十五世孙姚岱(字云岑,奇祥公后代)的曾孙章字辈,叔伯弟兄十一人,于公元 1745 年前后从广东平远陆续入川,到现威远严陵镇弟兄十人,到宁南一人。景清公第十五世孙伟谟公(奇佑公后代)和十四世孙长山公、长文公(两人均奇瑞公后代),先后入川到现威远县连界镇 、新场镇 、观音滩镇发展。景清公第十四世孙智辉公(裕公后代)从广东入川到资中,有后人迁入现威远县山王镇。景清公第十三世孙孟星公,从广东入川到资阳,有后人迁入现威远县界牌镇。二、江西南昌良珊公后裔(以下简称“良珊公裔”)。良珊公第十六世孙光浩公,十七世孙昌德公、昌金公、昌安公约于清康熙年间,陆续填川到潼川府乐至县(今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后辈分别复迁到现威远县庆卫镇陈家沟、苦竹沟、朱家碥、七斗坪,新场镇望前沟(火槽子)、蛮洞垇(蛮东垇)、七星沟(七姓沟),铺子湾镇石家坡、刘家沟,山王镇石家坡、马家沟等地生息繁衍至今。
0 A# b* p/ @ @& K
我威远姚氏族人,上对祖宗尽孝,传承舜帝孝道文化;下对子孙负责, 续修《四川威远姚氏族谱》(以下简称“电子族谱”)。1999 年,威远姚氏完成了史上没有过的联宗修谱,“景清公裔”和“良珊公裔”的资料一起收入了“99 谱”,现已二十年了。由于当时信息和交通条件甚差,收集资料相当困难,难免有一些错漏。现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特别是在通讯上的发展,不仅普遍使用了手机,而且使用微信的也不少,现在微信威远姚氏联络群已达四百余人, 对续谱资料的收集非常有利。 8 [3 c( ^$ f; V
2012 年 10 月,我和清高、付元、文学四人,受邀去重庆参加“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第三次筹备会”。在回威路上商议召开笫一次联络会议,回威后立即召开了除以上四人外,还有觉民、若彧、庆元、良久、良普、良平、姚军共十一人参加的续谱联络会议。会上确定了以清高为组长的“续谱联络组”(不久,清高改任顾问,付元任组长),工作重点是收集资料,对“99谱”查错补漏。除平时小会研究外,每年清明节时召开年会总结和布置任务。期间,随着人员增多、工作量增大,为适应工作的需要,2017 年“续谱联络组”改为“续谱委员会”,付元改任会长。时至 2017 年,在资料收集较多的基础上,研究了尽快续修电子族谱。 2 i& X" F8 c# E- ^
北京工作的姚晖,电子知识广泛,责任心很強,非常热爱宗族工作,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一边工作一边挤岀时间为宗亲服务。他担任了微信威远姚氏续谱联络群的群主,在洪军主动提供扫描设备,副会长良普对“99 谱”扫描的基础上,又主动担负起了对“99 谱”的增补和修改,及“电子族谱”的编纂工作。付元会长虽身居成都,但常以电话、微信等方式指挥。我和顾问泽元、副会长良普、副会长兼秘书长本学等,也时常研究续谱工作。副会长良军,不但经常与办公室人员一起研究,而且亲自带领大家深入乡间调查。在他们的带动下,宗亲们也积极参与寻亲和提供续谱资料,特别是办公室主任姚良经常与良兵、玲锋、凌峰、源章、威洲、瀚威、良胜、永华(新场)、姚洪等,自驾摩托入户调查。又经过续谱委员会会议,对电子族谱的内容、章节编排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决定这次续修电子族谱“景清公裔”与“良珊公裔”只合谱不合代,不再以太始祖舜帝合排世系代数,“良珊公裔”以良珊公为一世祖起世排代。时至今天,一部“2019 年版电子族谱”已经顺利完成。
7 ?! P& A2 O* E; W3 B
电子族谱的成功编纂,是威远姚氏族人六年辛勤付出的成果,为姚氏族人追根溯源,认祖归宗奠定了基础。修族谱述源流,辉煌先人的祖德宗功,鼓舞后人勇于进取。希望族人妥善保存,并一代一代传承续修之。 景清公裔二十四世孙东林(楷元)敬撰 公元二 0 一九年二月 1 K+ [+ }1 S4 s6 I$ W, v4 b) v
/ l" {$ q, Y) Y2 ~3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