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韶关开发韶乐的历史根据及其价值 宋会群 一、韶关开发韶乐的历史根据——韶乐与韶关的关系 韶乐是跨越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清末的祭祀天地四望之神、郊庙及宴飨时所用的“大乐”,其对我国礼乐制度的形成、人与“天地同和”的基本理念、以民本主义为基础的“文治”思想的形成都有深刻的影响。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及其几近五千年的声名,决定了韶乐是一种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非常巨大的、潜在无形的文化资源。 因此,当前各地都在竞相开发韶乐,以提高其城市知名度、文化品位和增加旅游收入。目前,山东淄博、曲阜等地据春秋战国时的“齐韶乐”和隋以后的“祭孔乐舞”已开发出了所谓“祭孔韶乐”,据说湖南、河南洛阳等地也在积极开发。但是,文化资源的地方区域属性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即:当地文化与韶乐有没有关系?关系多深?如果毫无关系而进行开发,只能是浪费财力人力,不会被世人认同。所以,韶关开发韶乐必须先明白韶关的古文化与韶乐有没有关系,有没有历史根据和文献根据,然后才能理直气壮地开发韶乐。 据我们的研究,大舜时代的韶乐是南方苗蛮部族的文化,其起源于南岭周边的粤北、湘南地区,在舜与苗蛮的战争、交流、部族融合中传至中原,成为三代时期礼乐制度的核心内容。正是由于粤北、湘南是韶乐的发源地,所以这一地区不仅有大舜、象、叔均、娥皇、女英的许多传说,韶关更有关于舜登韶石奏韶乐的许多古迹。魏晋南北朝时期,粤北的丹霞地貌已因这一传说,被形象地命名为“韶石”,隋开皇年间置州时,又因这一传说被命名为“韶州”,以后,“韶”成了这一地区最响亮的名称,是这一地区的标志,而韶乐的“天地同和”、“尽善尽美”精神,也成了这一地区包容四方外来文化(如客家文化、瑶族文化等)的内在动因,形成了以“和合”、“包容”、“交流”、“务实”为突出特征的“韶文化”,直至近现代,粤北地区仍然扮演着南北方文化交流、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交流、外洋文化与中华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因此,如果说当前全国哪个地区最有资格恢复、开发韶乐的话,我们就会理直气壮地回答:是粤北的韶关地区,因为这一地区在得名上、韶乐的起源上、韶文化的形成上都与韶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证据如下: (一)韶关得名于韶乐 1韶州得名于韶石。韶关之“韶”得名于韶州之“韶”,此不证自明。韶州得名有下列记载: 《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十道志》曰:“韶州始兴郡。《禹贡》杨州之域,春秋战国皆楚地,秦属南海郡,二汉属桂杨郡,吴置始兴郡,晋因之,宋改为广兴,齐复为始兴。隋平陈,为韶州,以韶石为名。” 《十道志》乃唐初梁载言(中宗时人)所作,当时已“传于世”。此言韶州始置于隋,而名为韶州的原因则是韶石。稍晚一点的《元和郡县志·韶州始兴下》也曰:“隋开皇元(元当为九)年平陈,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东北韶石为名。” 宋欧阳忞撰《舆地广记》卷三十五:“(曲江)有韶石,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相去一里,大小略等,似双阙,州取名焉。”看来,韶州因州东北的韶石而得名,殆无疑义。 2韶石得名于韶乐。既然隋置韶州时,不用当时已惯用的曲江、始兴、衡州为名,而改用新名,说明韶石早已在此前闻名于世,其声名足以和曲江、始兴、衡州相比。其实在南北朝时已有关于韶石的记载,如《水经注·溱水》:“东江又西,与利水合。水出县(曲江)之韶石北山,南流径韶石下,其石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相去一里。大小略均,似双阙,名曰韶石。古老言:昔有二仙,分而憩之,自尔年丰,弥历一纪。” 这是对韶石较早的细致描述。韶石之所以在魏晋时就著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其独具特色的丹霞红岩地貌。北宋时附近已有望韶亭、尽善亭、建封寺等建筑。 如此美不胜收的俊美红峰,引起古人的高度重视是必然的。为何称为“韶石”呢?有下列文献线索: 《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郡国志》曰:“韶州,科斗、劳水间有韶石二,状若双阙。永和二年有飞仙衣冠游二石上。昔舜游,登此石,奏韶乐,因以名之。” 《元丰九域志·附录·古迹·韶州》亦云:“韶石,《郡国志》云:舜尝登石,奏韶乐。” 《太平寰宇记》也曰:“韶州,科斗、劳水间有韶石,永和二年有飞仙衣冠分游二石上。昔舜游登此石,奏韶乐,因名。” 分析以上记载,《太平寰宇记》与《御览》所引《郡国志》大同小异,应出自《郡国志》,《九域志》也引的是《郡国志》,所以“舜尝登石,奏韶乐”的说法当祖述《郡国志》。宋代以前作《郡国志》的有汉司马彪、晋袁山松、南朝宋的刘澄之,另有《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所引的《元和郡国志》。此处的《郡国志》有“韶州”二字,而韶州设置在隋代,因此其只能是《御览·经史图书纲目》所引的唐代《元和郡国志》。 《元和郡国志》首倡“昔舜游,登此石,奏韶乐,因以名之”,不知根据所在,但其必有更早的文献为据,如其所言的“永和二年有飞仙衣冠游二石上”和《水经注》的“古老言:昔有二仙,分而憩之,自尔年丰,弥历一纪”就可相互印证,说明《郡国志》所言有其根据。这说明早在东晋初年(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韶石已为人所知,著于文献。再者,古代认为粤北的韶石是舜奏韶乐的地方的观点,并非只有《元和郡国志》,唐韩愈、宋苏轼及明清的《韶关府志》、《曲江县志》、《始兴县志》、《乐昌县志》等地方史志均有这样的认识,仅举数例: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四韩愈诗:“明时远逐事何如,遇赦移官罪未除。北望讵令随塞雁,南迁才免葬江鱼。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暂欲系船韶石下,上宾虞舜整冠裾。” 《苏轼集》卷二十三《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只知楚越为天涯,不知肝胆非一家。此身如线自萦绕,左旋右转随缫车。误抛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欲从稚川隐罗浮,先与灵运开永嘉。首参虞舜款韶石,次谒六祖登南华。”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古迹》:“韶石山在韶州东北,高七十丈,阔一百五十丈。昔虞舜登此石奏韶乐。晋永和二年,有飞仙游其上。张循州韶石图,有三十六石。” 以上三条,都讲了韶石与舜奏韶乐的密切关系。据《曲江县志》,张循州曾仔细考察过韶石山地貌,作有《韶石图经》,除左阙石、右阙石之外,又增三十四石。宋及以后,舜登韶石奏韶乐的认识被士人普遍接受,见于大量的诗词、歌赋和文献。如宋向子湮《登望韶亭》有“两峰对起,象阙端门云雾里”、“箫韶妙曲,我试与听音韵足”;宋扬万里《韶石诗云》有:“新隆寺后看韶石,三三两代略依稀”、“一来望韶亭上看,九韶八音堆一案”、“帝时南岳来时巡,宫深殿室皆骏奔”;明李先春:“虞弦声动引南熏”、“韶石嶙嶙带晚云”;清廖燕:“参差韶石拂云稠,虞帝曾经奏此丘;岩窦窍虚声自响,钟瓠韵古迹勘留。”清欧堪善:“闻之虞帝巡岭表,箫韶雅乐叶九成。九成台榭雉碟高,磬管尚留韶石名。”等等。 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1)韶关得名于韶州。(2)韶州得名于韶石,韶石得名必然早于韶州。(3)韶石得名于韶乐,其得名时间当在东晋或以前。(4)舜在粤北的韶石奏韶乐是唐代以后学界的普遍的看法。(5)既然韶石得名于韶乐,韶石得名在东晋或以前,那么,舜在韶石奏韶乐的传说当起源于东晋或以前。 (二)韶乐的发祥地在南方苗蛮地区(粤北、湘南地区) 上述结论所据都是魏晋隋唐及其以后的文献,而舜的韶乐至少当是此前2000多年以前的乐舞,所以不能盲目的把它作为信史,必须根据更早的文献来说明这一问题。另一方面,与舜奏韶乐有联系的地区不仅限于韶关市,我们必须全面地占有资料,方能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接近历史真实。根据文献记载,传说中舜奏韶乐的地区至少有下列几个: 1粤北韶关地区。前已证,不赘述。 2湖南九嶷山区。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九嶷山)二十六日……转出箫韶峰之北。盖箫韶自南而北,屏峙于斜岩之前,上分两歧,北尽即为舜陵矣。”“东与箫韶水合。其西一溪,又自应龙桥来会,三水合而胜舟,过下观,始与箫韶水别,路转东南向。” 湖南九嶷山古为苍梧,乃舜葬之地,自古以来有许多舜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传说往往是山水命名的源头。九嶷山九峰之一被命名为“箫韶峰”;而峰下之水也被命名为“箫韶水”,当源于此地远古的舜奏韶乐的传说。 3广西桂林虞山地区。《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游虞山)是为薰风亭。亭四旁多镌石留题,拂而读之,始知是为虞山,乃帝舜南游之地。其下大殿为舜祠,祠后即韶音洞,其东临江即薰风亭。” 今薰风亭刻诗有明正德藩臬王骥与同僚九日登虞山一律颇可观。诗曰:“帝德重华亘古今,虞山好景乐登临。峰连大岭芙蓉秀,水接三湘苦竹深。雨过殊方沾圣泽,风来古洞想韶音。同游正值清秋节,更把茱萸酒满斟。” 韶音洞、大舜祠、虞山都与此地舜的传说和舜奏韶乐有关。“风来古洞想韶音”,是说风吹洞中发出的音响像韶乐一样。可能正因为如此,才命名为“韶音洞”。其实,粤北的韶石得名也与这种神秘的自然声响大有关系,如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五《石语》云:“韶石皆空心,窍穴相通,风入其中,大小声一时响应,箫韶遗音,犹可仿佛其一二也。”这种声响,始动于风,终成于窍,风大则余韵长鸣;风小则微微动听。变化万千,令人遐思无限。此时把这种美妙的自然音乐想象为我国文化中最突出的尽善尽美的韶乐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中国大地上的“响石”不在少数,为何独南岭周边地区的“响石”与舜奏韶乐相关?其关键在于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流传(或记录)的关于舜的传说。 这一地区舜的传说很多。突出的有下列数事: 1舜和其子叔均(又称商均)、尧子丹朱葬于苍梧(九嶷)。 《山海经·海内南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大荒南经》云:“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大荒南经》:“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汜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2舜弟象在始兴(今韶关始兴)。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云:“舜弟象封于有鼻。”《路史·发挥五·辩帝舜冢》注云:“《幽明录》云:始兴有鼻天子冢、鼻天子城,昔人不明为何人,乃象冢也。” 《广东新语》卷十九《坟语》:“始兴县南二十里,有鼻天子冢,或以为象。” 3舜之二妃在今湖南,《楚辞》、《山海经》、《史记》等都有记载,从略。 舜作为中华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其故事和传说遍布于大江南北,但关于韶乐一事,却集中在南岭周边地区,包括今湘南、粤北和粤西(广西东部)。而在其他地区不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如果再向前追溯早期文献,晋代及其以前南岭周边地区已有关于韶乐的传说: 《艺文类聚》卷第九十引晋枣据诗曰:“有凤适南中,终日无欢娱。自怨梧桐远,行飞栖桑榆。奋迅振长翼,俯仰向天衢。箫韶逝无闻,朝阳不可须。” 此诗说“南中”的“箫韶”之音已逝,说明南中原有“箫韶”。据有关文献,南中或指云贵,或指岭南,或泛指南方地区(《中华大辞典·南中》)。既然如此,南岭地区至少在晋代就有关于“箫韶”的传说了。如果再上溯,先秦文献也有记载: 《楚辞》卷五《远游》:“氾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南疑”,汉王逸注:“过衡山而观九疑也。”“二女御《九韶》歌”,二女即舜妃娥皇、女英,《九韶》即韶乐;二女奏韶乐时“使湘灵鼓瑟”,王逸注:“百川之神,皆谣歌也。”由此可见,在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楚之南国(今南岭周边地区。《通典·州郡·古南越》:“自岭而南,当唐、虞、三代为蛮夷之国,是百越之地,亦谓之南越……韶州,春秋、战国时,皆楚地。”)已有舜奏韶乐的传说。 还有的先秦文献,直接记载了舜(或启)舞九韶的地方: 《今本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 《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 《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槿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袁珂注:“郭璞云:‘《大荒经》云:大穆之野。’”郝懿行云:“《大荒西经》作天穆之野,此注云大穆之野,《竹书》天穆、大穆二文并见。此经文又云大遗之野、大乐之野,诸文皆异,所未详。”珂案:天、大古本一字,穆、遗、乐音皆相近。 以上三种文献,都直接提到了舜(或启)舞九韶(九招即九韶)的地方,但所言名称不一,据袁珂按语,则“天”、“大”本为一字,大穆之野即天穆之野,又“穆、遗、乐音皆相近”,则大乐之野、大遗之野也即天穆之野。
# k0 Q2 x# J7 U% z1 j- \1 ]7 z3 Y$ f$ b/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