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5-29 09:29 编辑 * f# K# r8 e3 H/ _1 T# i6 d( H! T
3 j. c1 m; q! B, W) I
好帖。作者和来源?( H' v: u+ a7 }) F" E
$ q7 d: l/ \5 I+ n
嘉兴姚庄,姚庄路和秀州路(嘉兴棉纺织厂、农机研究所等),秀州路秀州北弄。
3 {2 s! v- W1 m, W3 b- G 明后期, 族中有姚思仁考中癸未科进士,被授为行人、江西道御史、应天府尹、左通政,熹宗(1621~1627)时官至工部尚书。
' T3 g! n4 x& t' R. p
& P# f, i: d& P$ v; K
1 i$ L. U( s9 o4 W$ T) k 原姚庄遗迹一角
+ ^2 l1 I+ z7 T: [5 ?( E3 f% Z! ]2 n* d. }7 s n
姚氏世居嘉兴,其始祖姚成一明时系“妆銮司为内匠”。明后期,姚成一的孙子姚敬这一房有女名妙庄,被选中入宫封为“安妃”,从此嘉兴姚氏为“皇亲国戚”,姚氏族人都加封晋爵。妙庄的堂弟姚福员当时是“贩菜于市”的小生意人,也被授“锦衣千户”,甚至福员死后,其子孙均世袭封号。至万历十一年(1583)姚氏家族中有姚思仁考中癸未科进士,被授为行人、江西道御史、应天府尹、左通政,熹宗(1621~1627)时官至工部尚书,故姚氏成为嘉兴显贵之一。; w) ?+ H9 T! ?
据记载,在鸳湖滨有姚尚书园,此为姚思仁别业。至清代嘉兴姚氏兼为富商。自姚访梅高祖姚光坤始,至曾祖姚璠,直至祖父姚世錀及叔姚济恩均捐资被赠布政司衔“长芦运同”。姚访梅的父亲姚丙禧考中道光已酉科举人,后来捐资被授江苏候补道,任刑部郎中。当时姚家富足之名在嘉兴、秀水二县似最显。道光二十九年(1849),嘉兴发生水灾,姚丙禧曾捐钱万贯救灾,从而带动城中绅富相继出资捐银救济灾民。
; M$ A& H7 S9 K& K 姚访梅又名姚文楠,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曾为布政司衔记名道员,被赠“天津运同”。原配 张氏夫人于光绪九年(1883)11月亡故于天津邸舍。后姚访梅娶续弦姚望云同回嘉兴。
) C- t5 W2 v7 e- z 姚氏家族各房在嘉兴分布城中各处。姚访梅回嘉兴后买到了位于北门内项家漾至风车弄之间的一大块地,在此建造一片住宅,题名“乐静山庄”。因乐静山庄系姚氏所建,故群众惯称此地为“姚庄”。5 K) D& L. z$ X7 g2 R
姚庄庭院深深,由8座石库老墙门组成,是密集化联列式里弄住宅区,门户并列,格局一致,每座墙门里的建筑形式、结构、规模完全相同:都有高高的封火墙相隔,不仅各有天井、厅堂、堂楼、厢房、厢房楼及附属用房等建筑,各自成为一个居住单元。据说天井花木都是同样两株种在一起,成双捉对,名为“交枝”。每座墙门都有名称,书写在墙门上方长方形的框内,如“竹苞松茂”,“紫气东来”等。姚家在嘉兴原有不少产业,后来又建了这么大一片房产,所以人们称姚家为“姚半天”。3 O# i" O$ j2 W, w
乐静山庄前自项家漾北端(今秀州路段)至杨柳弄的那一段路因在姚庄前,被称为“姚庄路”。“姚庄”之西后来和福音医院(今嘉兴二院)为邻。姚庄路南侧东段和西段是民宅,中段“天后宫弄”两侧是“福音堂墙界”,界内有基督教堂。乐静山庄的中间两座石库门之间(即今7号和9号),有一条住宅间的通道,可以由姚庄路直通今环城北路,这条通道称“北望云里”。据当地故老传闻,这条通道还是乐静山庄的中心轴线。当时乐静山庄共有并排8座石库门,通道在中心第4、5两座墙门间,其中通道内有两进房屋建有“过街楼”横跨北望云里上空连接两边。究竟为什么取名“望云里”,已无从考证,但姚望云生前曾住在这里,人称姚家太太。姚家太太心地善良,常常施济于人。
$ \6 A: r8 _3 {* Q 姚家做善事和捐银举办地方公益事业代有所闻,在嘉兴有口碑。据朱彝尊记述:“忆于八龄时,犹及见公(指姚思仁),公时尚健步。里居乐善好施,病者给医药,寒者给以衣,死者给以棺。”道光二十九年(1849)嘉兴发生水灾,姚丙禧曾捐钱万贯救灾。光绪二年(1876)姚文楠与金涵捐资重建毁于战火的三塔和茶禅寺观音殿。抗日战争前,姚家太太每年至冬季都有施衣施米之举,至姚访梅的孙辈还屡见善举。0 g3 @* [9 G6 n; \6 X# C
姚庄东端原有龙树庵,这是一座古庵,系明崇祯戊辰(1628)由僧性觉、海慧募化银两所建。庵建成后由性觉刺臂取血,并用鲜血书写《华严经》一部藏于庵中,作为镇庵之宝。
, x2 r! d0 ?% g c- n 据说姚望云太太喜茹素念经,当时也有传言,称龙树庵是姚家的“家庵”。/ M5 Z, l- x% ]3 `- w- |
抗日战争胜利后,姚庄路一带的地方人士发起在龙树庵中创设小学,后又迁至丁家桥河下7号天后宫内。
$ k9 G/ X% y3 U& y 在上世纪“大跃进”年代,姚庄路一带几经曲折,先后为小纺织企业、嘉兴棉纺织厂、农机研究所等所在。上世纪70年代后,这一带几经拆建,姚庄路和秀州路相衔接,现在北望云里仅剩东侧的几进改建的楼房和3号、7号两个老的石库墙门堂。秀州北弄尚存12个石库门和门里的一排12所楼房,据说当时也是姚氏产业。
3 O! q5 g4 m$ |; e& ^2 d# {1 V) B 姚庄路仍在,并打通风车弄向西延伸至建国路。- ~& x. _" }# @5 D/ P, g)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