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N- c9 ]( E5 I- q6 P* |" M/ ~" d9 @0 P1 W# L) w
6 o! _. I9 x3 W: a5 [( e6 d 以下是南阳姚文书发的两则资料。姚枢应是姚崇后呀。
7 K' K, F% Q- E9 E2 S; K2 x* ]/ I( k1 H
据洛阳家谱,姚炜子堉,姚堉有两个儿子,才公和茂公,才公有五个儿子:恭、宽、信、敏、惠。洪武二年,恭公随父居洛阳三山村,宽公复迁陕州硖石,信公住孟津花园镇,钦公随侄儿敏公居巩县鲁庄镇,惠公到郏县教书,其后代还迁居到河南孟县、辉县、唐河、平顶山、许昌以及山东聊城、陕西、上海、南京等地,大约数万之众。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洛阳家谱是指哪部家谱?洛阳三山姚氏家谱?是旧谱还是姚义宽编的新谱
$ O* E: Q9 [( W# |/ Z! C+ U! q9 J Z$ O& R8 i/ S
东姚村的来历
' W( Q, Z5 v* D# b( k8 |9 }8 |东姚村的创始者是明朝姚惠。据家谱记载,惠公是大唐宰相姚崇的十九世孙。曾祖姚炜,元朝进士,官中丞,行台陕西道御史。祖姚育,官朝散大夫,同知安丰路总营府大将军。父姚才,素以孝友著闻,廉洁其身,于明太祖定鼎之初,乡人拟其才能举选于朝,因避荐剡,遂自山西省洪洞县柳树沟村复迁洛阳(唐代老家),定居三山村。每逢饥荒年岁,捐资输米赈济多家,洛府郡守除匾奖励,仍申请酌用,朝廷遂恩赐寿官终身。先娶苗氏早亡,后娶李氏生五子:恭、宽、信、敏、惠。洪武二年,恭公随父居洛阳三山村,宽公复迁陕州硖石,信公住孟津花园镇,钦公随侄儿敏公居巩县鲁庄镇,惠公到郏县教书。才公于洪武春三月十三日卒,葬三山村秦山之下,南向为截龙引孙葬。今陵墓尚存,四时祭祀不辍。惠公于洪武二年到郏县教书,因仰慕宋朝大文豪三苏父子盖世之才,遂于三苏坟南崔家庄娶崔氏为妻,并于村东筑室定居,生三子:孟、仲、季。子孙繁衍聚居成村,即今之东姚村。后有仲门一支迁居本乡西北部定居,又成村落。一个偏西北,一个偏东南,故称东姚村和北姚村,已有六百三十多年历史。
) ]2 U* E+ \: R;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