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Pszyyao按
( A' A# U) ~. J) |今年清明向汕头市潮阳区方志办公室推荐潮阳姚氏三人物入志,其中之一是姚亚民先生。先生的小儿子姚特立已年过古稀,最近告诉我,已将其父的简传和其他资料呈交区方志办公室;也将这些资料和麻绩斌缅怀姚亚民的文章一起送给我。
8 Z: Q. s( {# A+ r/ u麻的文章写得朴实而有感情,文字也很流畅。足见姚亚民先生的德才对当时一个少年的深刻影响。麻先生在写这篇回忆文章时还撰了一联,表达怀念老师之情意:“睽违春风年经甲子 缅怀师德岁逾古稀1 @8 r9 j- R2 [$ e
75岁的学生仍不忘60年前老师的风范”。征得麻先生的同意,将文章和对联一并公开发表。
" c3 f3 d5 l9 _* x. G9 v1 G - X" g( A9 L( m. N& ^
8 s% g3 B% A9 J o
1950年农历四月至六月,我与家兄于平东郑厝池姚亚民老师门下求学,虽仅三个月时间,但姚老师却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7 v4 w" [) U" E8 ^
姚老师不愧为棉城一代鸿儒,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他创办的私塾名曰“春风学苑”。当我们入学时,一付门联赫然入目,该联将“春风”二字嵌于联首,属“鹤顶格”。联曰:“春在苑中,小草欣欣向荣日;风满座上,老师循循善诱时。”虽仅是二行字,却体现出老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鲜明的状态。记起课堂内有一张标语是:“读书要脚踏实地,求学应按部就班”。这就说明了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投机取巧,追求虚荣,应该打好基础为先。
/ w' {# n7 c! Q( e5 X姚老师所授的课程,除当时其他私塾的“幼学琼林”、“古文评注”、“唐诗三百首”、“千家诗”、“朱子家训”等之外,增加了“联语新编”、“旧诗讲话”及“谜语的作法与格式”。这三门功课读起来既能启发智慧,又很有可读性与趣味性,所以,课堂上经常充满青春活力,我们个个精神饱满、专心听讲,上“对课”之时。气氛非常热烈,这是其他私塾所没有的。所读的虽是古文,但经老师详细生动、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都能易于接受,释然于怀、融合贯通。讲述“旧诗讲话”中的古诗格律,尤其对律诗与绝句的解释,使我们豁然开朗。于读诗
6 s# R* f. e* @- V& f3 f3 @) F之时,老师曾将他所题之“扇诗”(纸扇)告诉我们:“结纳皆佳士,指挥常奏功。威能驱酷暑,德好佈仁风。进退关天意,屈伸非本衷。羡君多骨节,刚直有谁同。”后来,我细思之,这首五律借物抒情,显示出老师为人处世的品德,他确是与人为善,高风亮节,刚直不呵!“结纳皆佳士”之句,并非虚言,老师参加海外华人所举办的诗社、文学社等文艺团体。他经常投稿,亦经常接到寄来的报刊,其中有的刊登他的作品。于六月间,有故人翁子光(潮安大儒)来访,老师宣布放假一天。当天,他们到棉城西岩登山郊游,至晚方归。吟朋聚首,自然有所感触、题咏。后来,老师将翁老先生即景所题一首七律于课堂上介绍,其诗曰:“炎暑流金似火天,纵游山脈豈徒然,沧州玉峡劳瞻顾,苍狗白云未挂牵。竟日西岩憩树底,霎时野蔬陈樽前。东山月出归来晚,梵呗烧香绕佛缘。”这些即兴的作品,使我们感慨良深!
0 l% z# H+ a% D老师怀才不遇,却寄情于烟茶酒之中。生活极为清苦,其时,他十口之家,其生活之经济来源,只能靠些稿费及束修勉强维持。比如,子光先生诗中之“野蔬”(芥蓝菜)还是他悄悄地叫我们兄弟到我家菜地里拔后送去的,每念及此,令人不胜感叹!
( w' j6 u7 q. V* O1 Q1 v- O我们兄弟为了继续复学于潮阳一中,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春风学苑,拜别了可敬的姚亚民老师。但是老师的才华与品德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回忆!永远、永远!
9 F3 `& q* \* C! @+ L0 U4 v- ?敬爱的老师,我们是多么怀念您啊!* I, q+ R8 m* ^6 X
姚特立注:
{7 I2 s) s/ H+ b4 u. u6 K) n先父姚亚民,于1950年初决定往达濠盛德小学与姑丈萧爽同校教书,而辞去峡山六都中学教职。然而,因盛德小学已开学,教位暂满,至当年秋季才进该校。为解决生活费用,临时在住屋旁的“姚公书屋”办了一期私塾“春风学苑”,招收学生二、三十人,时间约三、四个月。麻绩斌先生是棉城后溪上宫人,系父亲这期私塾的学生,当时才十五岁。他的这篇文章,记述了当时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切身体会。事过六十年,麻先生还能一字不漏地记载先父当年的一副对联、一张课堂标语和一首五律“扇诗”,实在难能可贵!谢谢麻先生。
9 p' J0 W; I* o& | \* k" h4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