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八品县丞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转发著名学者朱大可的文章:& M3 o* _! K' Y1 z& D! e, k; h
朱大可: 我喜欢这样的国学阅读:6052015-12-22 08:26
( N1 h+ @: {% t; s, |: W标签:国学4 Z1 c1 i. y: y( X* @( Q! Q4 x
青蒿素属于哪种医学?其实两种都是。其原典出自道教,提炼方式却是现代化的。
7 Z y5 u& k* {: U' a$ b m4 i我喜欢这样的国学6 V& X2 z5 k: o
文/朱大可. a6 }% P& U+ q; O# o/ z9 `
在进入国学领域之前,首先要区分两种不同的国学:一种是自我封闭的,拒绝反思、自我批判,唯我独尊的国学;另一种国学是反思的、自由的、开放的、包容的、多元的。毫无疑问,我更喜欢后一种国学。+ ]( z5 B7 t( _; \
那么如何区别这两种国学呢?我有如下判断标准。
" b" z3 \; Y1 O4 e国学是多元和平等的。我特别害怕汉朝的“独尊儒术”的状态,如果是这样的话,国学一定会走绝路。国学首先是丰富的思想宝库。现在大家认识的国学,主要是以儒家为核心,加上一点道家,有时再加一点易学和兵法,如此等等。我们很少涉及墨学、名学这些先秦精华,这难道不是一种明显的选择性遗忘吗?
6 {) j4 `7 W/ P8 _* H问题还在于,这些其实都属于“汉学”,我们也应研究藏学、彝学、蒙学、纳西学——这些有文字根基的少数民族的学问;那些没有文字的像苗族、白族、哈尼族和侗族,难道不是国学的一部分吗?
0 h9 u9 x6 T+ F' C. K国学是祛魅的,而不是用来造魅的。国学不是完美的,国学的继承要进行有效的过滤。现在很多大学都成立了国学院,“国学大师”们喜欢穿对襟大褂,蓄着胡须,学生要行磕头拜师之礼。这是想要干什么呢?这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批判的“造魅”——以国学的名义制造一种个人膜拜的语境。如果每一个字句都是经典,都得毫无保留地膜拜和赞美,绝对不可以质疑,这不是国学应有的态度。
5 E2 T: }5 B K' J2 C国学是开放的,充满吸纳性,而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就先秦而言,那些伟大的思想,很多都有明显的外部交流。我在《华夏上古神系》一书里,曾经提到,老子的学说有明显的印度吠陀教的影响。如果我们拒绝去探索这种中西方之间的——这个西方是指亚洲西部——作为亚洲共同体的内部交流,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在春秋战国时期突然出现了中国的文化大爆炸。一个封闭的体系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它完全不符合逻辑。
3 o0 D( q- C' `* W开放和吸纳,是国学生命力的根本源泉。' F0 h( T1 F3 ]+ ?* B' g% G7 i
国学是独特的,即使它有外部来源,它仍然是独特的。因为它有自己的全新的再创造,这一点毫无疑问。老子的学说跟印度原先的吠陀教不尽相同,如果不做细致地辨析,根本无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原型关系。5 l/ l8 m3 _) L7 e( c! U. b. i6 M
我经常听到有些国学家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国学充当跟全球化对抗的盾牌,用来把中国跟外界区分开来。要是国学变成这样一种防御性武器,这是有严重问题的。中学和西学不是对抗的,它们是彼此互补的。
2 ^$ I! {+ m; {' l4 N就像以前谈论中医和西医孰高孰低的话题一样,青蒿素的发明获得诺贝尔奖,再度引爆了中西医之争:青蒿素到底属于哪种医学?其实两种都是,关于它跟疟疾的关系,其原典出自道教,但是它的提炼方式却是西医和现代化的。
; ~& X% s3 h0 [* ^所以,文化发展得互补,如果我们不能认清这一点,而是采取一种简单的对抗状态,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没有任何裨益,是一种伪国学。; t- ]# W: z& C. ]1 j5 h( Y/ n
·话语闪电·& b7 p b. L2 n- A5 r
朱大可 文化批评家,上海同济大学教授。
4 a4 O4 `- u) M- hhttp://cjrb.cjn.cn/html/2015-12/22/content_5496935.htm
* W; ^- Y. ^! ?) k9 q; A8 Q' z |
|